
生物灭绝真相:物种为何活不过1500万年?
2025-03-16 10:54 社会 48人已围观
自从约37亿年前生命在地球上诞生,地球上曾存在过7000万到10亿种不同生物。它们凭借各种生存技能和身体特征在生命历程中前行,然而如今留存下来的物种不到0.1%,超过99.9%的物种已灭绝。
研究发现,99%的物种似乎都难以存活超过1500万年,这虽不是绝对数字,但极少有物种能突破这一时间限制。哺乳动物平均寿命仅100万年,恐龙和尖齿木动物平均存活时间约50万年,现存最古老单一物种热带溃疡菌可能存活不到1000万年,“活化石”动物多为科或属,并非单一物种。
物种难以存活超1500万年,原因众多。首先是共同灭绝,多数动物依赖其他物种生存,如寄生生物依赖宿主、捕食者依赖猎物,当所依赖物种灭绝,自身也可能随之灭绝。人类出现后,共同灭绝成为物种灭绝主因之一,可能引发多米诺效应破坏生态系统。
其次是基因问题。基因可能损害物种,小种群基因库有限,会增加遗传疾病风险、降低适应能力,还可能出现基因侵蚀。即使物种在灾难后幸存,遗传多样性下降也会带来挑战,种群数量过多或过少都存在风险。当致命突变基因进入种群,若无法通过繁殖淘汰,物种就可能灭绝,近亲繁殖还会加剧问题,猛犸象就是因遗传问题走向灭绝。
此外,竞争、捕食和疾病也是导致物种灭绝的重要因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