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邦的发小兄弟卢绾,为何最后会背叛大汉,转投匈奴?

2025-03-08 23:50 历史 167人已围观

刘邦与卢绾的兄弟情谊

刘邦的发小兄弟卢绾,为何最后会背叛汉王转投匈奴?他虽能位居诸侯高位,全凭紧抱刘邦大腿。

起初卢绾本无叛心,然刘邦猝然病逝,他别无选择,只得北上逃亡。在刘邦麾下,萧何、张良、曹参、夏侯婴等人皆为一等一的豪杰,却唯有卢绾——这个毫无才能之人竟能身居显位,而众将竟无异议。

出身悬殊的对比

卢绾出身甚至不及樊哙。樊哙好歹曾以屠狗为业,尚能捞得官职;而卢绾仅是平民子弟,家中以种田为生,饥荒时甚至要饿肚子。刘邦与卢绾虽非血亲,却胜过同胞兄弟——二人同年同月同日生于沛县,彼时村中双婴啼哭,乡邻皆携礼庆贺。

幼时在私塾读书,两人整日惹鸡逗狗形影不离。唯刘邦游历追随张耳时,卢绾未曾同往。及至刘邦任泗水亭长,卢绾仍如影随形为其跑腿,任劳任怨。刘邦亦格外关照这位发小,脏活累活从不使他沾手。

兄弟关系的裂痕

虽年岁相仿,卢绾始终视刘邦为长兄,沛县旧部亦以刘邦马首是瞻。刘邦起义前后,二人亲密无间。然卢绾终究与樊哙、萧何等人不同——他既无战功亦无才干,仅凭与刘邦的情分受封燕王。

叛乱的导火索

公元前196年,陈豨叛乱,刘邦亲征讨伐。燕王卢绾奉命率军配合,却意外卷入匈奴阴谋。陈豨遣使向匈奴求援,卢绾为防匈奴插手,派臣子张胜传信警告。不料张胜反被匈奴策反,劝说卢绾留后路:"汉初八位异姓王已诛六人,若陛下对您下手,何以自保?"

卢绾被此言触动,虽未直接叛汉,却暗中与匈奴联络以求退路。数月后陈豨兵败,其部将告发卢绾通敌。刘邦初不信,但疑心渐起,遣使质问。卢绾惊慌失措,竟闭门拒诏,最终被迫逃往匈奴,次年客死异乡。

历史的讽刺

刘邦至死未忍诛杀卢绾,临终仍盼其归汉;而卢绾一生庸碌,唯赖兄弟情分封王,却因猜忌自毁前程。这对"胜过亲兄弟"的发小,终究败给了帝王权术与人性怯懦,成为汉初诛除异姓王浪潮中最唏嘘的注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