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朗普加关税可能带来全球经济衰退?对国内又有什么影响?

2025-04-05 08:51 财经 36人已围观

特朗普加关税可能带来全球经济衰退?对国内又有什么影响?
首先关于这次关税的整体认知,简单点理解就是川普利用国家紧急状态绕开了WTO规则,用关税掀了全球化贸易的桌子。至于这次掀桌子到底是真的想战略收缩,闭门不管事,还是谈判手段,分情况。
如果是前者,那现如今就像是上个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的那段时间,前任世界霸主英国在苏伊士运河危机后正式进入"战略收缩期",主动放弃了自己曾经建立的旧国际秩序,而新的国际秩序尚未建立,然后这段真空期就成为了各路人"群星闪耀时"。


换句话说,假如漂亮国继续选择战略收缩,对有一定战斗实力和扩张野心的地区小霸主应该是个好消息。反过来,如果只是谈判的威胁手段,那么这次对等关税就更像是川普又扔了一颗定时炸弹,会进行二次谈判,听话的就会改变税率,建立二次俱乐部。


小留更倾向特朗普全都要,短期战略收缩美加墨的同时强迫其他各国站队,重组供应链,但长期并不放弃国际秩序。接下来主要看各国反应。
有人会说,这会引起WW3,因为历史的经验,贸易战打到最后只有一地鸡毛。上一次漂亮国类似的情况也是最近很多人常说的,1930年胡佛推进的《斯姆特一霍利关税法》,当时是为了保被抛弃的农民将2万多种商品的进口关税平均提高至55%以上,发起了贸易战,很快遭到贸易伙伴的报复。
比如加拿大、法国、意大利和西班牙迅速大幅提高关税,漂亮国的关键出口产品汽车成为被重点报复的对象。据说当时亨利福特去了总统办公室,按秘书的说法就差跪下来求他撤回这个法案,告诉他这是经济自杀,为二战埋下伏笔。然后没几年,全世界就开打了。


这次为保全球化抛弃的红脖子,如果这些关税完全落地实施,漂亮国的有效关税率将从2024年的2.4%的基础上大幅上升22.7个百分点,到达25.1%,超过了1930年的关税水平,可以说比上一次还要狠。
不过我个人看法,这一次还是不同。那会漂亮国敢打是由于自己是制造业大国,加了关税大部分自己也能做,但这次空心化比较严重,重建产业链需要时间。所以保守点讲,川普这种节骨眼搞关税,个人看法短期似乎更像是想用衰退对冲通胀或者是威逼。


众所周知,上世纪70年代,此前美联储政策摇摆未能有效控制通胀,新美联储主席沃尔克上任后主张"以经济衰退为代价割除通胀",加息加到20%,制造了衰退,也终止了工资物价的恶性循环。这期间支持沃尔克做下去的就是川普的偶像里根,当时也说出和川普类似的话,长痛不如短痛。


有人就说,之前市场不还推测川普是逼迫美联储降息么?确实,但市场瞬息万变,最近这一次美联储议息会议,很显然美联储和川普有谈崩的迹象。理论上讲,巨幅加关税虽然和加息作用机制不同,但是对于经济的抑制冲击效果很类似。


换句话说,美联储害怕通胀,不敢降息?那不如直接衰退好了,但衰退就不会通胀了,相当于釜底抽薪,之后债务利率会下降,还债压力减小,对于特朗普而言也是赢。当然这种猜测也有可能是错的,毕竟对方是瞬息万变的川普,目的达到不衰退也行。


比如很多机构都在预期漂亮国经济滞胀而不是衰退,可能也还是觉得特朗普是把关税当作博弈筹码。有人会说,都加等于都不加,退一步讲可以回归区域贸易。现如今漂亮国也不是咱们第一大客户,但细心点朋友都知道,转口贸易后面也是咱们。加起来也不少。而且区域化贸易本质是小圈子互保,效率肯定不如全球化。


当然最关键的一点还是川普这么一搞很可能会把全球市场都带翻掉,相当于整个世界交易都会减缓,你的产品再无可替代有时候可能也没用。国内也有不可替代的进口商品,当然这可能是一个缓慢的过程。


关税是当年影响,但整个经济影响会逐渐蔓延。因为实际过程中商业活动涉及的是合同制,最起码要一年,这期间可能又有新变数。对于普通人而言,关税如果真的落地,过日子的成本可能会变高。比如买德国车变贵,换国产手机可能因为进口芯片涨价而变贵,海淘产品可能收关税补差价。


企业裁员降薪,特别是外贸相关行业可能会遭遇降薪裁员,找工作难度升级等等。权游的一句话:混乱是阶梯,可惜不是大多数人有阶梯,而是自己是要被当阶梯。不过这几年新闻看多了,现在地球毁灭,很多人内心可能都没一丝波澜,所以也不用过度焦虑。


再说说大家关心的内需,很多人说这种时候应该大力发展内需,填补漂亮国市场。毕竟论金额中国是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,论商品数量是0一。比如2024年国内汽车销量为2600万辆,比漂亮国1550万辆的销量高出68%。购买了4.34亿部智能手机,是漂亮国的3倍,消耗的肉类是漂亮国的2倍,海鲜是漂亮国的8倍。


但遗憾的是我国现如今还没有市场纵深,消费占GOP比重太低,或者说单价上不去,而产能就完全不是为了本国消费准备的,至少目前还没有漂亮国级别消费市场的替代品。所以真的做强自己只能是给居民增收。


昨天国内国债大涨,应该是预期会发债印钱提高低保搞消费置换,不然产能消化不掉,无数外贸型工厂要破产,那就会有巨量的失业潮,那是我们不想看到的局面。换句话说,世界工厂的产能的退化速度如果是我们消费顶上,那就是软着陆;反之是硬着陆,倒闭潮加失业潮。


但回看历史,得给到打仗级别的压力,可能才会推动内部改革出现。比如关于特朗普的这场关税大战,大部分人都会说,大概率会失败,就是因为改革的难。但老实说,漂亮国其实是有"闭关锁国"资本的。在集装箱革命大幅提升海运效率以前,闭关锁国搞工业化就一直是漂亮国的固有路线。


反而是现如今大家熟悉的那个高举自由贸易大旗的漂亮国,才是二战后才出现的。比如南北战争爆发之前,关税收入长期占到漂亮国联邦财政收入的90%以上。麦金莱时期也是类似,这种成功经验也让漂亮国人很长时间都有路径依赖。


为什么它能闭关锁国?从资源禀赋看,北美粮食、能源、矿产无所不有。今天的漂亮国拥有全球第一的科技产业的同时,也还是全球第一的大油气生产国、第一的粮食出口国,这相当于一手粮食和能源。


知道为什么每次国内大型经济会议都强调粮食和能源不?那它有什么不缺的?综合过去历史,它一直以来缺得都是劳动力,而劳动力短缺又倒逼了技术进步。比如工业革命时期,漂亮国是和英国并列的世界技术进步中心。英国人发明了蒸汽机,漂亮国人发明了轧棉机,搞出了"标准化生产"和"可替换零件"。


众所周知,标准化生产对于工业革命的意义是大规模工业化协作的核心要素,而恰恰好,它又有能规模化的纵深土地。而同时期的英国是"世界工厂",但不是"世界农场"、"世界油田",甚至不是"世界市场。


直白点说,英国的成功是高度依赖全球大循环的,它玩不了内循环,德国也一样。所以他们搞欧盟,想实现大国规模化,而日本也是这么一回事,本土连饭都吃不饱,经济不好的时候大量日本姑娘下南洋为国赚外汇,还有和日本产业结构类似的韩国也一样。


而咱们从资源禀赋上看主要能用的是黑河腾冲线以东,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缺少纵深,至少目前更像是超大号的英国、德国、日本,优势是不同于他们,咱们搞出了内外双循环,只不过咱们的内循环现如今是"房地产一基建循环",还不是消费市场内循环,未来还要看转型情况。
但可以肯定的是,咱们确实是里面除欧盟外最有可能像漂亮国的,可能这也是特朗普这次关税针锋相对欧盟和东亚的。